光盤網版印刷制版技術
光盤網版印刷是通過膠刮壓刮網印版將油墨轉移到承印物(光盤表面)上,從而形成圖文墨跡的過程,因絲網為支撐體,所以網版的制作至關重要。
1合理選擇繃網的張力
網版印刷的重要參數是絲網目數、網絲直徑、絲網厚度、開孔大小以及下墨量,絲網直徑、目數以及絲網的編織方式和所選的材料等直接影響繃網張力的大小,繃網時根據這些參數對絲網的張力進行測試。測量張力時,被測張力點應該離網框內邊框10cm位置,否則測量出的張力是不準確的。張力可分經向和緯向的張力,繃網時經向的張力就是整卷絲網卷繞方向上的張力;絲網緯向的張力就是絲網寬度方向上的張力。張力的大小對網版的質量有著直接影響。較高張力的網版采用較低的網距,印刷過程中可使用較小的壓力,網版磨損減小,使用壽命延長,同時較小的壓力有利于避免網點周邊滋墨、變形,提高網點邊緣的清晰度,保證印刷效果。當網距增加1倍時,會使印刷圖文變形增加3倍。網版張力較低時,下墨不均勻且網點擴大變形,影響色相。網版的張力不均勻會造成墨層厚度不均勻,圖案文字扭曲變形,局部圖文模糊,網點印刷時,使網點產生變形或錯位等,造成色偏。但各種規格絲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值不同,若超過設定的最大拉力值,絲網將失去彈力,稱為塑性變形或破網,在繃網中應引起注意。
2網框的正確使用
網框的材料、截面大小、形狀及加工后的平整度和強度等直接影響到網版的張力和張力的穩定性。網框在使用前必須對粘網面及周邊進行去毛刺處理。重復使用的網框要用丙酮等溶劑清洗,去除網框表面的殘留油墨、膠水及絲網碎片。在繃網前要對網框粘網面預涂一層粘網膠,粘網時在絲網上再涂一層膠,注意膠水要滲透到絲網的貼合面一側的網孔內,使絲網完全粘合在網框上。必要時,在膠水未完全干時,用膠刮刮壓貼合面,幫助絲網完全貼牢網框。
3繃網方法
(1)標準繃網法
先撕去絲網不整齊的端頭,等量地夾進夾頭內,并鋪平絲網,再夾經向絲網的另一端,最后將緯向邊夾入網夾,此時絲網無張力。
將經向網拉到要求張力值的1/2,再繃緯向,使張力接近要求的張力值,同時,再調整緯向和經向張力,使其都達到要求的張力值,靜止10min,使其充分釋放應力。10min后調整經向和緯向的張力達到要求張力,靜止10min左右,這樣重復操作二次,然后刷涂感光膠,將絲網粘在網框上,完成整個繃網過程。此方法為廣泛使用的標準繃網法。
(2)30分鐘繃網法
先使經緯方向上的張力達到要求的一半,穩定大約1~2min之后再拉網,使張力增加到要求值的80%~90%,停5min,再拉網使之達到所要求的張力值,穩定張力大約10~15min后重新繃到要求的張力值,再重復一次后粘網,完成繃網。
在繃網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繃網臺四邊上的夾頭之間最大允許間隙在3mm以內,使所有網絲都受到拉力并確保網絲受力一致;
●繃網臺對邊夾頭要一一對應,確保絲網在繃網時網孔接近正方形,各處張力均勻;
●四個角邊按網框大小留有適當的拉伸余量,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絲網撕裂的可能性;
●繃網24h后才可以制作網印版,因為高張力網版在24h后,其張力會下降10%~20%,且張力損失大都發生在最初4h內,之后才逐步趨于穩定;
●繃網按角度可分為直繃網和斜繃網。為了使印刷線條的邊緣平直、光滑,不產生鋸齒,同時避免制版過程中產生龜紋(網絲與網點產生的干擾紋),繃網時,絲網的經緯線與網框相應的邊要呈一定的角度,這種方法稱為斜繃網??嚲W的角度有多種,一般角度為15°、22.5°、45°、7.5°、30°等。這幾種繃網角度中,22.5°所得線條的邊緣有較好的平直度和光滑度。90°繃網為直繃網,所得線條邊緣質量最差。
4網前處理
使用專用的磨網膏、脫脂劑對絲網進行粗化脫脂處理,使其增加多孔的不光滑表面并去除表面油污,增加絲網與感光材料的結合面積,從而提高感光材料在絲網上的附著力,增加網版的耐印次數,減少在制作過程中網版感光層上的針孔。